当前位置:植物百科 > 植物名称 - 正文

黄栌

  • 编辑:
  • 浏览:
  • 最后更新:2013年11月07日

黄栌简介

黄栌黄栌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叶片秋季变红,鲜艳夺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就是为本树种。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亦可混植于其它树群尤其是常绿树群中。其实,除叶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黄栌开花后淡紫色羽毛状的花梗也非常漂亮,并且能在树梢宿存很久,成片栽植时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林间,故有“烟树”的美誉。另外,其木材可提取黄色染料,并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树皮和叶可提制栲胶;枝叶入药有消炎、清热之功效。

植物形态

灌木。叶倒卵形或卵圆形,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先端常叉开;叶柄短。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雄蕊5,花药卵形,花盘5裂,紫褐色。木材古代作黄色染料。树皮和叶可提栲胶。叶含芳香油,为调香原料。嫩芽可炸食。叶秋季变红,美观,北京称之“西山红叶”。

黄栌种类

1、黄栌 var. coggygria(原变种)

原变种产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我国不产。

2、红叶 var. cinerea(变种),灰毛黄栌(植物学报)

黄栌灌木,高3-5米。叶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著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叶柄短。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径约3毫米;花梗长7-10毫米,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宽约0.8毫米;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无毛;雄蕊5,长约1.5毫米,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径约0.5毫米,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肾形,长约4.5毫米,宽约2.5毫米,无毛。

产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四川;生于海拔700-1620米的向阳山坡林中。间断分布于东南欧。

木材黄色,古代作黄色染料。树皮和叶可提栲胶。叶含芳香油,为调香原料。嫩芽可炸食。叶秋季变红,美观,即北京称之“西山红叶”。

与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产的原变种不同在于叶两面、尤其叶背显著被毛,花序被柔毛。

3、毛黄栌 var. pubescens(变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柔毛黄栌(植物学报)var. pubescens

叶多为阔椭圆形,稀圆形,叶背、尤其沿脉上和叶柄密被柔毛; 花序无毛或近无毛而与前一变种相区别。

产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林中。间断分布于欧洲东南部,经叙利亚至苏联(高加索)。

4、粉背黄栌 var. glaucophylla(变种)

黄栌叶卵圆形,较大,长3.5-10厘米,宽2.5-7.5厘米,无毛,但叶背显著被白粉;叶柄较长,1.5-3.3厘米,与欧洲产的原变种显著不同。

产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生于海拔1620-2400米的山坡或沟边灌丛中。

生长习性

喜光,也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但不耐水湿。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生长最好。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

药用价值

黄栌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黄栌Cotinus coggyria Scop.,以根、树枝及叶入药。根随时可采;夏季枝叶茂密时砍下枝条,摘下叶,分别晒干。

【药名】:黄栌

【英文名】:CommonSmoketreeTwigandLeaf

【拉丁名】:药材RamulusetFoliumCotiniCoggygiae原植物CotinuscoggygriaScop

【别名】:黄道栌、黄栌材(《中国树木分类学》)、栌木(《经济植物手册》)、月亮柴(《贵州植药调查》)

黄栌【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漆树科植物黄栌的木材。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热。

【主治】:治黄疸,酒精中毒。

【性味归经】:《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入心,肝二经。

【中药化学成分】:木材含硫黄菊素(Sulfuretin)及其葡萄糖甙,又含杨梅树皮素(Myricetin)及没食子酸(Gallicacid)等鞣质成分。另有谓木材(带皮,树龄20年)含鞣质6.54%。叶含鞣质,主成为三没食子酰葡萄糖(trigalloylglucose);又含没食子酸、杨梅树甙(myricitin)、杨梅树素(myricetin)、异檞皮素、山柰素。另含挥发油,油中含香叶烯(myrcene)、α-蒎烯、莰烯、芳樟醇及萜品醇等。树干含鞣质、漆树素(fisetin)及二氢漆树素。

【用法用量】:水煎服。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枝叶(黄栌枝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华北、西南和浙江、陕西等地。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黄,可染黄色。”

观赏价值

黄栌黄栌黄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主要属于秋色叶树,秋色叶树景观是园林上最重要的季相性特征景观。黄栌冠浑圆,树姿优美,茎、叶、果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深秋叶片经霜变红时,色彩鲜艳、美丽壮观;其果形别致,成熟果实颜色鲜红,艳丽夺目。另外,在夏初不育花的花梗伸长成紫色羽毛状,簇生于枝梢,留存很久,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树间,故又有“烟树”(smoke-tree)之称。 黄栌在园林造景中最适合城市大型公园、天然公园、半山坡上、山地风景区内群植成林,可以单纯成林,也可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在造景宜表现群体景观。黄栌同样还可以应用在城市街头绿地,单位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以及庭园中,宜孤植或丛植于草坪一隅、山石之侧、常绿树树丛前或单株混植于其他树丛间以及常绿树群边缘,从而体现其个体美和色彩美。黄栌夏季可赏紫烟,秋季能观红叶,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极大的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在北方由于气候等原因,园林树种相对单调,色彩比较缺乏,黄栌可谓是北方园林绿化或山区绿化的首选树种。

黄栌的繁殖

繁殖方式:以播种繁殖为主,压条、根插、分株也可。

1、播种:6-7月,果实成熟后,即可采种,经湿沙贮藏40~60天播种。幼苗抗寒力较差,入冬前需覆盖树叶和草秸防寒。 也可在采种后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种。

2、分株:黄栌萌蘗力强,春季发芽前,选树干外围生长好的根蘗苗,连须根掘起,栽入圃地养苗,然后定植。

3、扦插:春季用硬枝插,需搭塑料拱棚,保温保湿。生长季节在喷雾条件下,用带叶嫩枝插,用400一500ppm吲哚丁酸处理剪口,30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后停止喷雾,待须根生长时,移栽成活率较高。

人工栽培

1、种实采集

黄栌选择结果早,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树,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收,否则遇风容易将种子全部吹落。将种子采集后风干,去杂,过筛,精选,晾干,存放到干燥阴凉处备用,并防止虫害、鼠害。

2、种实处理

黄栌的果皮有坚实的栅栏细胞层,阻碍水分的渗透,因此必须在播种前先进行种子处理。一般于1月上旬 先将种子风选或水选除去秕种,然后加入清水,用手揉搓几分种,洗去种皮上的粘着物,滤净水,重换清水并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浸泡3d,捞出掺2倍的细沙,混匀后贮藏于背阴处,令其自然结冰进行低温处理。至2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处挖深约40cm,长宽约60~80cm的催芽坑,然后将种沙混合物移入坑内,上覆10cm左右的细沙,中间插草束通气,坑的四周挖排水沟,以防积水。在催芽过程中应注意经常翻倒,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种子接受外界条件均匀一致,发芽势整齐,同时防止种子腐烂。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吸水膨胀,开始萌芽,待有25-30%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圃地整地

选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水肥条件较好,排水良好的壤土为育苗地。土壤粘度较大时,可结合整地加入适量细沙或蛭石进行土壤改良,整地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整地时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左右,并施30~50㎏复合肥,深翻耙细捡去杂物。

4、播种技术

黄栌育苗一般以低床为主,为了便于采光,南北向作床,苗床宽1.2m,长视地形条件而定,床面低于步道10~15cm,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播前3-4天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cm,拉线开沟,将种沙混合物稀疏撒播,每667m2用种量6~7㎏。下种后覆土约1.5~2cm,轻轻镇压、整平后覆盖地膜。同时在苗床四周开排水沟,以利秋季排水。注意种子发芽前不要灌水。一般播后2~3周苗木出齐。

5、苗期管理

黄栌(1)灌溉与排水:苗木出土后,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一般在苗木生长的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天以内严格控制灌水,在不致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灌水,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一般10~15天浇水一次;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利蹲苗,便于越冬。在雨水较多的秋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间苗、定苗:由于黄栌幼苗主茎常向一侧倾斜,故应适当密植。间苗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间苗,在苗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叶子相互重叠时进行,留优去劣,除去发育不良的、有病虫害的、有机械损伤的和过密的,同时使苗间保持一定距离,株距以7-8cm为宜。另外可结合一、二次间苗进行补苗,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病害防治

黄栌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立枯病、白粉病和霉病等。

1、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蕾和顶芽,造成叶片皱缩,卷曲,虫瘿以致脱落,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虫卵;蚜虫大量发生时,可喷40%氧化乐果、5~8月每15天喷一次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

2、黄栌立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防治方法:清洁庭园卫生,及时处理病株,喷洒50%的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喷1:1:12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

3、白粉病防治:黄栌白粉病是危害黄栌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于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四川等 地,其中北京、西安的黄栌发病最严重。受白粉病危害可导致叶片干枯或提早脱落;有的被白粉病覆盖后影响光合作用,致使叶色不正,不但使树势生长衰弱,而且导致秋季红叶不红,变为灰黄色或污白色,严重影响红叶的观赏效果。

症状:初期叶片出现针头状白色粉点,逐渐扩大成污白色圆形斑,病斑周围呈放射状,至后期病斑连成片,严重时整叶布满厚厚一层白粉,全树大多数叶片为白粉覆盖。秋末正常叶片变为红色时,被白粉覆盖的病叶仍为暗绿色或黄色,并在白粉层上出现黑色小粒点。受白粉病危害的叶片组织褪绿,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使病叶提早脱落,不仅影响树势,还严重地影响观赏。病荣还侵染嫩梢。8月底9月初,在叶片的白粉中出现小颗粒状物。初为黄色,颜色逐渐加深,最后变为黑褐色,为病菌的繁殖体,内含供传播和浸染的大量孢子。

黄栌病原:病原为真菌,漆树钩丝壳(Uncinulavericiferae),闭囊壳球形,黑褐色,附属丝顶端卷曲如钩状;子囊卵形至椭圆形,内生子囊孢子5~8个;子囊孢子卵形至长圆形。分生孢子串生,柱形至桶形,无色,单胞。有性阶段闭囊壳为球形、黑褐色,直径112-126μ,附属丝顶端卷曲呈钩状,子囊袋状无以。内有子囊孢子5-8个,子囊孢子卵形无色。固小为18.7-23.7×9.5-12.6μ。园性阶段为粉孢属(Oidium),分生孢子圆柱形、串生、单孢无色。大小为26-32.5×10.4-14.3μ。

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和病枝上越冬.或以菌丝在病枝上越冬;翌年夏初闭囊壳吸水开裂放出子囊孢子,菌丝体直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传染,生长季节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传染。一般五六月降雨早,发病亦早,反之则延迟。七八月降雨量的多少,决定当年病害的轻重,黄栌白粉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之后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至8月上旬,病情发展缓慢,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病情发展迅速。在北京,6月底至7月初发病,8~9月份,为发病盛期;一般树冠下部叶片以及地面根际萌蘖小枝先发病,树势衰弱时病重。山沟处发病重,山瘠发病轻;阴坡重,阳坡轻;纯林病重,混交林病轻。阴雨多、湿度大时发病重。病害发生早晚和严重程度与7~8月降雨量有关。

黄栌白粉病由下而上发生。病斑首先出现在1米以下枝条的叶片上,之后逐渐向树冠蔓延。黄栌植株根部往往萌生许多分蘖,幼嫩组织多,下部叶片离越冬菌源最近。植株密度大,通风不良发病重;生长在山顶的树比生长在窝风的山谷中的树发病轻;黄栌生长不良发病重;分蘖多的树发病重。

黄栌黄栌防治方法:(1)园艺防治:秋季彻底清除落叶,剪除有病枯枝,就地销毁或运离病区,地面喷撒硫磺粉,以消灭越冬病原。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以增加抗病力;清除近地面和根际周围的分蘖小枝,能减轻或延缓病害发生。(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次20%粉锈宁800~1000倍液,有效期可达2个月;或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数次。4月中旬在地面上撒硫磺粉(15-22.5千克/公顷),黄栌发芽前在树冠上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

4、黄栌枯萎病:黄栌枯萎病是香山红叶的重要病害,轻者严重影响红叶景观,重者很快死亡。感病叶部表现为2种萎蔫类型。黄色萎蔫型:感病叶片自叶缘起叶肉变黄,逐渐向内发展至大部或全叶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部分或大部分叶片脱落。绿色萎蔫型:发病初期,感病叶表现失水状萎蔫,自叶缘向里逐渐干并卷曲,但不失绿,不落叶,2周后变焦枯,叶柄皮下可见黄褐色病线。根、枝横切面上边材部分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褐色条纹。剥皮后可见褐色病线,重病枝条皮下水渍状。花序萎蔫、干缩,花梗皮下可见褐色病线。种皮变黑。 发生不易防止病原菌是植物土传病菌,通过健康植物的根与先前受侵染的残体的接触传播,在土壤中的病体上存活至少2年。病原菌可直接从苗木根部侵入,也可通过伤口侵入。病害发展速度及严重程度,与黄栌主要根系分布层中的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种植在含水量低的土壤中的树木以及边材含水量低的树木,萎蔫程度和边材变色的量都有所增加。过量的氮会加重病害,而增施钾肥可缓解病情。

防治方法: (1)挖除重病株并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2)栽植抗病品种。 (3)用土壤熏蒸剂处理土壤后再栽植黄栌。

盆景制作

黄栌树形制作:在我国北方山野的阳坡及半阴坡上,常密集生长着成片的黄栌,用其作盆景,可在春季黄栌发芽前的2~3月份,到山野掘取老桩。黄栌桩经多年砍伐和牲畜啃咬,植株矮小,枝干虬曲,老态龙钟,容易成形,故掘取老桩,是制作黄栌盆景的捷径。黄栌叶柄较长,叶片较大,经蟠扎、修剪,常制成自然式盆景。

栽种与用盆:黄栌常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栽种,如是新掘取的树桩,应用素沙土植于瓦盆中“养坯”;如是翻盆,应把盆中旧土去掉一半,换上新土。黄栌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腐殖土为主,加适量沙土调匀后即可使用。黄栌叶片春夏碧绿而深秋变红,用盆之色泽以和红、绿色相协调的紫砂盆为好。盆之形状视树形而定,直干式常用圆形或方形盆,斜干式及曲干式宜用长方形或椭圆形中等深度的盆钵。

养护管理

(1)场地。盆栽黄栌,在生长季节,应置于向阳通风处。在炎热的夏季,应置于半阴处。冬季应移入低温室内。

黄栌(2)浇水。给盆栽黄栌浇水时,要做到见干见湿,盆内不要积水,只要土壤湿润就可不浇。在天气炎热时,应经常向地面洒水,以保持黄栌盆景周围的小气候有一定湿度。

(3)施肥。黄栌不宜用大肥,肥多会使枝条陡长,叶片变大,影响美观。除栽种时施些基肥外,春末、初秋各施一次腐熟的有机液肥即可。

(4)整形。黄栌生长较快,春季发芽修剪一次,剪除过密枝条和影响造型的枝条,有的枝条要进行适当蟠扎,使枝叶有疏有密,疏密得当,如枝叶过密,就会影响观赏枝干的优美形态。

阅读 +精选
下一篇:火炬树
上一篇:大花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