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物百科 > 植物趣闻 - 正文

“半路出家”的女植物学家--李恒

  • 编辑:植物百科
  • 浏览:
  • 最后更新:2014年01月14日

50多年前,她是一名俄文翻译;而今,她是一位植物学家。去年,她获得了国际天南星植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励。上世纪,她参与编研了《中国植物志》。李恒,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用她的一生诠释了学无止境。

2013年度‘H. W. Schott奖’(国际天南星植物学会最高荣誉)授予了一位女植物学家。

“单位安排我去研究天南星科,并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很喜欢这份研究工作。”面对记者的提问她的回答朴实真挚。

李恒(左一)

50多年前,李恒从事着一份与植物毫不相关的专业工作——俄文翻译,就职于原中科院地理所(后合并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后来随丈夫来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李恒通过自学,一步步成长为中国知名的女植物学家,并参与编研《中国植物志》。

家人不能分开

记者曾翻阅了一些与李恒相关的资料,发现她走遍了云南,在年近60岁的时候,她还翻越海拔高达4800米的雪山垭口,来到怒江大峡谷种最偏僻的独龙江,进行为期8个月的越冬考察。

李恒对科研工作满怀挚爱,尽管今年已经85岁高龄,但她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半天,并且将采访地点约在她的办公室,时间是中午11点半到12点半,“这个时间办公室人比较少,我们的交谈不会受到影响”。

在这之前,帮忙联系采访的云南记者站同事曾告知记者:“李恒比较抗拒媒体,你可以试着联系一下。”令记者意外的是,她不仅同意了采访,还专门做了功课,梳理了相关资料,并且建议采访地点在办公室,这样她可以方便查阅资料。

面对祝贺,李恒比较淡然,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你可能还不知道我是半路出家的吧?”

1961年前,李恒还在北京上班,是原中科院地理所的俄文翻译。“因为我的先生要来昆明工作,支援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建设,得知这个消息后,原中科院地理所所长黄秉维就问我要不要过去。”

“去。家人不能分开。”李恒没有犹豫就给出了答复,而且在她的心底也很向往云南。“然后我就去单位交了工作证,5分钟的时间人事处就给我办完了调动,但这5分钟却改变了我今后50年的工作和生活。”

虽然多年后,李恒还可以重回地理所,但她选择了留在云南,并且笑称:“我是南方人,我不回去的理由是北方吃馒头,但我爱吃大米。”

其实,熟悉李恒的人都知道,她割舍不下的是在昆明开始的新事业——植物分类学。

吴征镒让她跟着搞植物

初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报到的李恒满怀工作热情,却被时任所长吴征镒浇了一盆冷水:“俄文在我们这里用不到,法文和英文用得比较多。”不过吴征镒也给李恒指了另外一条路:“你可以跟着搞植物的人出差学习。”

于是,李恒的后半生开始跟植物打交道。在来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第一年,李恒跟着搞植物的研究人员到处出差。“当年的昆明农业学院就在我们单位对面,不出差的时候我经常去听植物专家讲课。”

 

阅读 +精选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