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物百科 > 植物保护 - 正文

云南肉豆蔻

  • 编辑:植物百科
  • 浏览:
  • 最后更新:2014年04月01日

云南肉豆蔻,学名:Myristica yunnanensis Y. H. Li

科名:肉豆蔻科 Myristicaceae

保护等级:Ⅲ

现状:濒危种。云南肉豆蔻是1976年发现的一个新种,为我国大陆本属植物唯一的代表种,仅见于云南南部极小的四个分布点上,其中两个分布点的植株已经消失,另两个分布点虽已划为自然保护区,但该自然保护区周围均已遭到强度破坏,林内生境逐渐改变,仅存零散的大小20余株已生长不良,结果植株稀少,结实不多,天然成苗较差,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有绝灭的危险。

云南肉豆蔻

保护措施: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植株须加强保护,促进天然更新。除现有少量植株不得任意破坏外,开展引种繁殖和栽培试验,保存这一重要的资源。

常绿乔木,高15-30米,胸径30-70厘米,树干基部具少量气根;树皮灰褐色。叶互生,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24-38(-45)厘米,宽8-14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锈褐色,具星状短柔毛,侧脉20-32对;叶柄长2.2-3.5厘米。花单性,异株;雄花序腋生,2-3歧假伞形排列,长2.5-4厘米,密被锈色绒毛;雄花壶形,花被裂片3,三角状卵形;小苞片着生于花被基部,紧包雄花,脱落后留有明显的疤痕;雄蕊7-10,合生成柱状,花药背面紧贴于雄蕊柱。果序通常着生于落叶腋部,序轴粗壮,密被锈色绒毛,着果1-3个。浆果椭圆形,先端具偏斜的小突尖,基部具环状花被痕,长4-5.5厘米,直径约3厘米,外面密被具节的绵毛,2瓣裂;果柄长约6厘米;假种皮成熟时深红色,成条裂状,种子卵状椭圆形,种皮薄,易裂。花期12月至翌年1月,果期3-5月。

云南肉豆蔻

分布于低山潮湿的沟谷雨林中。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为全年中干(11-4月)湿(5-10月)季交替分明,干季有雾,大气湿度可以补差水分不足,年平均温21℃,极端最低温不下2℃,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土壤为三迭纪紫色砂页岩构成的砖红壤,pH值4.5-5.5。本种在林中大树极少,中下层小乔木、幼树、幼苗常可见到。

分布: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或移栽幼苗

保护价值:云南肉豆蔻在我国大陆为属的分布新记录和新发现的种,它代表着古热带植物的区系成分,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我国云南南部植物区系与热带东南亚植物区系的密切关系,为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提供了依据和增加了新的成分。种子含肉豆蔻酸达66.79{bf},可作工业油料。

阅读 +精选
下面的内容可能是您想要的...
热门图片